网站首页
党网·时政
经济·科技
社会·法治
文旅·体育
健康·生活
观点
访谈
国际
军事
港澳
台湾
视频
图片
教育
登录
注册
退出
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状态
忘记密码?
科普
科普中国传播矩阵
滚动新闻
科普资讯
前沿科技
健康生活
科学辟谣
我国实物贡献的首批SKA中频天线结构出厂发运
楼顶上的“绿电工厂”
月掩角宿一、火木极近……8月天宇好戏连台
暴雨如注,城市内涝告急这些要点不可不知!
关闭视频
当橙子有了“碳标签”
乘“数”而上,产业向“新”
给现代农业插上数字翅膀
众多崭新科技成果将亮相2024数博会
车网融合互动让绿色出行驶入“快车道”
这六大军事科技创新,正在重塑军事力量平衡
中医药各类标准已达3000多项
长期喝茶会导致缺钙?这些流言莫轻信
呼吸时,眼睛里会发生一些奇怪的事情
极端天气 农村房屋如何防灾?一图看懂
汛期来了,这些传言不可信
吃素会使人缺乏能量吗?
特别推荐
城市内涝预警:这些风险隐患需警惕!
守护夏日清凉,从了解防溺水常识开始
暴雨洪涝季防汛小课堂,这些防汛知识要牢记!
灾害隐患早发现:堤坝决口前哪些征兆不容忽视?
2024重大科学问题解读:情智兼备数字人与机器人的研究
数字时代,如何破译沙尘暴的气象“密码”?
绝缘能力再+1!电力“小红帽”用的硅橡胶到底是啥材料?
自主可控高性能GPU芯片开发
从SPF到PA,一图读懂夏日防晒关键指标
扁桃体经常发炎的人,通常都是因为这个原因
精彩视频
中国队首秀浪尖,原来冲浪这样玩
秒懂科学 | 如何安全涉水,请收下这份安全指南
秒懂科学 | 今日大暑,请收下三个养生小贴士
科普话强国海洋强国系列《极地“雪龙”》
科普话强国海洋强国系列《上天入海》
今日入伏,4个养生误区要注意
科普话强国《制造强国》系列之工业惊奇
收下这份暑假安全须知,健康快乐两不误
小暑,请牢记养生三部曲
龙卷如何形成?快如高铁,威力巨大还“嫌贫爱富”
“薄如蝉翼”的手撕钢为何成为高精尖领域的宠儿?
想把月球变成“大号空间站”?找到水和矿石是关键
秒懂科学 | 健康“吃瓜”,注意这4点!
今日夏至,四个养生小秘诀请查收
宇宙到底几岁了?哈勃争议令人困惑
如何避免踩踏事故发生?
可见光通信,数据传输的“明灯使者”
“僵尸鹿病”来袭!人类有感染风险吗?
第14届全国海洋知识竞赛总决赛
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丨青春视界无极限
秒懂科学 | 科学减重,医生推荐这四点
“最美太空教师”王亚平讲述三次太空授课心路历程
《科普中国在行动》幕后花絮来啦!
科普中国带你领略熊猫们的超萌瞬间
“典赞·2023科普中国”年度科普事件
秒懂科学|这些食物泡水喝,有助春季养肝护肝
味精是化工产品,有害且致癌?谣言!
爱笑的人不会得抑郁症?谣言!
秒懂科学|春暖花开正当时,预防春瘟有妙招
电子烟没有危害?谣言!
科技
要闻
生活
未来材料,生物造
想象一下,你身着一件由抗菌材料制成的超级英雄战衣,它能在关键时刻自动防御细菌和病毒侵袭,保护你免受感染;手上拿着拥有生命的墨水,只需轻轻一按,它就能够通过3D打印出你需要的细胞和组织……这不是科幻电影里的情节,而是生物材料给人类带来的福祉。 随着细胞工程、合成生物、纳米科技等技术的发展,生物材料已朝着满足人民全生命周期健康需求的方向发展。
科普中国
|
滚动新闻
|
前沿科技
高铁时速超过300公里为何没有安全带?
在飞机上,我们被安全带紧紧固定住,以防气流的颠簸;在汽车里,安全带是我们的“生命线”,保护我们免受急刹车或碰撞时带来的冲击。然而,当踏上风驰电掣的高铁时,却没有人提醒我们系上安全带,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在飞机和汽车上要时刻系好安全带 在我们的旅途中,无论是在万里高空的飞机上,还是地面上飞驰的汽车里,都有可能遇到突如其来的气流颠簸或速度剧烈变化的情况。
科普中国
|
滚动新闻
|
前沿科技
我国科学家成功构建超越经典计算机的超冷原子量子模拟器
本报合肥7月17日电 (记者徐靖)记者了解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陈宇翱、姚星灿、邓友金等人成功构建求解费米子哈伯德模型的超冷原子量子模拟器,以超越经典计算机的模拟能力首次验证了该体系中的反铁磁相变,朝着“获得费米子哈伯德模型的低温相图、理解量子磁性在高温超导机理中的作用”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研究成果于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
科普中国
|
滚动新闻
|
前沿科技
中国科学家在“紫外成像”超高温测量领域获突破
本报电 (立风)近日,中国科研人员在国际无损检测领域的权威杂志《无损检测与评价国际》上发表署名文章《高达3000℃的基于紫外-数字图像相关应变场测量》,文章显示我国在超高温极端环境应变场测量领域突破了3000℃。 此前,在超高温极端环境应变场测量领域一直缺乏有效测量表征手段,主要难点包括:一是超高温热辐射导致测量图像过度曝光,无法表征;二是使用中性密度、蓝光、偏振等多组滤光片,导致测量步骤烦琐,表征成像效果欠佳;三是作为变形信息载体的散斑在超高温中容易脱落,导致测量失败,无法表征。
科普中国
|
滚动新闻
|
前沿科技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科普图解 | “智慧消防”为安全保驾护航
| 相关阅读 · 科普图解 | 首次全绿电办展!用新能源电力点亮“进博之旅” · 科普图解 | 人工智能:塑造未来智慧城市的新力量 · 科普图解 | 科学节水为喀什农田“解渴”.
科普中国
|
要闻解读
|
图说要闻
科普视频 | AI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11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中国(郑州)人工智能大会在河南省科学院举行。本次论坛以“智能赋能 数字化转型”为主题,展示人工智能新技术、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人工智能教育、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等模块。
科普中国
|
要闻解读
|
要闻直击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这10件心脏最怕的事,很多人可能每天都在做
现在,年轻人猝死在工位的新闻越来越多,突然地失去意识、停止呼吸和心跳,这些猝死症状70%~80%都是心脏原因导致的。 猝死,离我们并不遥远,一些平日里不注意的生活习惯,一两次可能没什么,但随着一点点积累,就会不断向最危险的一刻靠近。
科普中国
|
滚动新闻
|
生活健康
2块钱的水和20块钱的水有什么区别?
炎炎夏日,汗流浃背,如果不及时喝水,很容易导致脱水,甚至导致中暑、热射病。 市场上的水琳琅满目,纯净水、矿物质水、矿泉水、电解质水等,有2块钱一瓶的,也有20块一瓶的。
科普中国
|
滚动新闻
|
生活健康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专题推荐
首届“国家工程师奖”
科普中国要闻解读
全国科普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