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

雖發病率較高,但預后效果較好

科學看待甲狀腺癌

王姍姍
2024年12月04日07:40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醫生在講解甲狀腺相關疾病的知識。

醫生在講解甲狀腺相關疾病的知識。

近期,多位公眾人物患上甲狀腺癌,引發網友對該疾病的關注。如今,甲狀腺癌發病率呈上升態勢且發病年齡愈發年輕化。國家癌症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甲狀腺癌新發病例數為46.61萬,首次進入各類高發癌症前三。

甲狀腺癌的發病機制是什麼?大家又該如何預防?近日,科技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

與其他癌症相比生存率相對較高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普通外科主任醫師金仲田告訴記者,同絕大多數惡性腫瘤一樣,甲狀腺癌發病的確切原因尚無定論。家族史、情緒波動、生活壓力大、過量攝入碘元素、其他甲狀腺疾病等是誘發甲狀腺癌的可能因素。

“甲狀腺癌預后效果較好,大多數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達92.9%。”金仲田表示,和其他癌症相比,甲狀腺癌病症不明顯、生存率相對較高。按照病理類型劃分,甲狀腺癌主要分為乳頭狀癌、濾泡狀癌、髓樣癌和未分化癌等。其中,乳頭狀癌最為常見,主要表現為頸部淋巴結轉移。由於對周圍組織的侵犯速度緩慢,其惡性程度相對較低。

臨床上,甲狀腺癌治療已相對成熟,主要治療方式包括外科手術治療、碘-131治療、靶向和免疫治療、放化療等4種。外科手術治療是大部分甲狀腺癌患者的唯一根治手段。術后,患者通常需進行內分泌治療,接受單側葉及峽部切除手術的患者,內分泌治療時間一般為約5年﹔接受全甲狀腺切除手術的患者,喪失了甲狀腺功能,需終身服用甲狀腺素片。

金仲田表示,外科手術會在頸部留下不同程度的切口瘢痕,影響美觀,可能給患者造成心理負擔。因此,頸部切口瘢痕較輕微的腔鏡手術逐漸受到患者青睞。他提醒道,當患者出現頸部淋巴結多發轉移或遠處轉移症狀時,術后應配合碘-131治療。因各種原因無法進行手術的患者,可選擇靶向和免疫治療以獲得手術機會或延長生存期。

甲狀腺疾病患者應定期檢查

甲狀腺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器官,對各類激素變化較為敏感,其代謝與人的情緒波動、生活壓力有緊密關聯。當前,隨著體檢的普及和檢查設備的迭代,越來越多的人被查出甲狀腺結節、橋本氏甲狀腺炎、甲亢、甲減等疾病。不少人因此產生一定的恐慌心理。

對此,金仲田表示,甲狀腺結節是甲狀腺疾病中最為常見的一種。一般來說,當結節直徑大於4厘米時,相對容易向下往胸腔生長,可能發展為胸骨后甲狀腺腫,進而增加發生惡變的可能性。橋本氏甲狀腺炎屬於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主要症狀表現為甲狀腺逐漸纖維化、甲狀腺功能降低等,病情嚴重的患者需額外補充甲狀腺素。

“如果一個人有甲狀腺結節,且罹患橋本氏甲狀腺炎,在兩種疾病的相互作用下,甲狀腺惡變的概率會有所提升。”金仲田告訴記者,在較快的生活節奏下,人們應該培養定期體檢的習慣,尤其是甲狀腺相關疾病患者應每年定期進行甲狀腺檢查。此外,人們還應積極調整情緒,尋找適合自己的解壓方法,加強鍛煉,提高免疫力。

需要注意的是,相較成年人,兒童和青少年甲狀腺癌發病症狀不明顯,容易被忽視或漏診,導致確診時病情已較為嚴重。金仲田建議,家長平時要多關注孩子健康,如發現頸部有腫塊或增粗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就診。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返回人民網科普頻道

(責編:李慧博、孫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