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2020年全國科技工作者日

有夢想、善創新、肯實干 致敬全國科技工作者!

趙竹青 趙超 申佳平
2020年05月30日14:24 | 來源:人民網-科技頻道
小字號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是戰勝困難的有力武器。”5月29日,在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給袁隆平、鐘南山、葉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贊揚他們在創新創造實踐中建功立業的拳拳報國情懷。

5月30日,是全國9100萬科技工作者共同的節日。節日到來之際,總書記的回信,讓這群素日裡默默無聞、埋頭苦干的人,再次站在了聚光燈下。

從抗疫戰疫一線,到脫貧攻堅前線,再到抬頭可見的天空、祖國廣袤的大地上,到處都有他們的故事。他們身上折射出的人類創新之光,照耀著每一個奮斗者腳下的路。

今天,就讓我們再次一睹他們的風採。

勇擔使命,他們為抗疫一線揮洒汗水

2019年春節前夕,新冠狀病毒肺炎肆虐五省通衢—武漢。

疫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廣大科技工作者第一時間投入戰斗。在實驗室、在病房、在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施工現場……他們迎難而上、加班加點,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指出,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國科技工作者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在臨床救治、疫苗研發、物質保障、大數據應用等方面夜以繼日攻關,為疫情防控斗爭提供了科技支撐。

 

全國人大代表張伯禮做客人民網兩會訪談(人民網攝)

張伯禮是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中國中醫科學院名譽院長,同時也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期從事心腦血管疾病防治和中醫藥現代化研究工作。作為中央指導組專家,2020年1月27日,農歷大年初三,正在天津指導防疫工作的張伯禮被急召飛赴武漢參與“武漢保衛戰”。

在武漢前線近3個月,張伯禮深入醫院、調查疫情、調制處方,制定方案,指導中醫藥全程介入抗疫。在火線上最早開展中西醫結合防治新冠肺炎的臨床研究,發表第一篇臨床研究論文,為指導全國中醫藥治療提供了經驗。他提出隔離“四類人”,對隔離點採用“中藥漫灌”,普遍服中藥有效截斷疫情蔓延。他積極向國際宣傳分享中醫藥抗疫經驗,參加WHO、世中聯等組織的會議,在美國、日本、澳洲等十余場全球直播連線作報告。

武漢戰疫期間,張伯禮大力推進中醫藥全面介入新冠肺炎輕症、普通型、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治療方法,利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救治患者,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降低了病死率。在張伯禮申請下建立的江夏中醫方艙醫院共收治564名患者,在26天的運營中,創造了零轉重、零復陽、零投訴的“三個零”記錄。

“疫情來了,醫務工作者義不容辭,必須要沖上前去。治病救人是職責所在,我只是干了我應該干的事。”談到在武漢戰疫的82個日夜,已過古稀之年的張伯禮院士這樣說道。

同樣奮斗在“戰役”一線的,還有來自北京協和醫院內科ICU主任杜斌教授。疫情發生之初,臨危受命,杜斌教授應國家衛健委指派,與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等衛健委專家組成員一起抵達武漢,隨即投身於危重症患者的臨床救治工作。

從武漢金銀潭醫院重症病房的策劃和建立,到同濟醫院中法新區臨時ICU的建設和運行,杜斌教授無不身先士卒。為了客觀、精准、個體化的診治危重症新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杜斌教授在不同的醫院之間,在不同的院區之間,參與危重症患者的會診和查房工作﹔同時,他還親身投入患者的日常臨床救治工作中,從暴露風險最大的氣管插管,到一針見血的中心靜脈穿刺,他都身體力行,沖鋒在前。

“相比於奮戰在武漢的醫務工作者和疫苗研制實驗室的科學家們,更多的科技工作者能做的,不是直接消滅病毒。”不少在社區一線參與防控的科技工作者表示,“我們應以所學所研投身這場全民戰‘疫’的偉大斗爭中,與病毒進行時間大戰,在它被徹底消滅之前,為生命爭取更安全的空間和更多的時間。”

上山下鄉,他們為脫貧攻堅貢獻智慧

2020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之年,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為脫貧攻堅插上“科技之翼”,廣大科技工作者“上山下鄉”,奮戰在田間地頭。

在我國不少貧困山區,中藥材種植是當地農戶的重要收入來源,同時也是精准扶貧的“一劑良方”。但由於缺乏專業指導,多地中藥材栽培面臨缺乏規劃、藥材品質升級難的問題。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所長陳士林(圖片來源:人民健康網)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所長陳士林積極投身相關研究,開發建立中藥材全球產地適宜性分析系統,成功解決了中藥材“在哪裡種”的難題。他構建的“四階式”新品種選育平台,建立藥材“基因身份証”,解決了藥材品種鑒定難題,僅苗鄉科技園優質三七栽培每年解決20萬人次農民就業,帶動3500戶農民脫貧致富。

為了使貧困地區真正改變“靠天吃飯”的傳統思維,以產業發展促進脫貧致富,越來越多的科技工作者正在走到人們身邊。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裡木大學教師祁成年就因為科技服務一線,被當地人們親切地稱為“羊圈教授”。從教32年來,祁成年的足跡踏遍南疆鄉村、連隊及山區牧場,他用一口流利的維吾爾語與南疆少數民族農牧民深入交流,幫助當地群眾解決生產中的技術難題,培訓技術骨干及牧工,推廣養羊實用技術。

有一組數據,足以說明祁成年助力南疆地區精准扶貧的成果:至今,他已指導貧困戶、養殖戶1570戶,幫助32家合作社及16個公司,成功完成授精羊25萬頭,指導培育肥牛、羊30萬頭,高效養殖家禽100萬羽……

“竹蓀大王”高允旺,扎根鄉鎮36年從事竹蓀栽培技術的創新推廣。由他研發的竹蓀 “三增加、建堆發酵”技術已達國內先進水平。三年來,他累計推廣竹蓀栽培技術8多萬畝,助力老區蘇區1.1多萬戶農民脫貧致富。

今年疫情暴發后,竹蓀種植迎來種植關鍵期。高允旺靈機一動,在手機上拉起了“竹蓀種植技術交流群”,幫助群內338位菇農解決種植難題。

“我為大家的竹蓀種植准備工作感到焦慮。那段時間,隻要一從疫情防控的值班卡點工作崗位上下來,我就時不時地要掏出手機來看看。”高允旺說。

拳拳赤子心,殷殷報國情。像陳士林、祁成年、高允旺一樣,還有許多科技工作者把個人學術追求與國家政策同頻共振,與人民福祉緊緊相連,數十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不平凡的脫貧攻堅動人事跡。

敢攀高峰,他們為國家富強無私無畏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科學技術的發展,讓這詩意的豪情與浪漫的理想照進了現實。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航天事業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艱難起步。經過幾代航天人的奮斗和付出,時至今日,中國航天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北斗導航衛星系統總設計師張柏楠

正如張柏楠在神十飛船返回之際所寫下的那樣:許多時候,為了突破一道技術難關,我的同事們常常通宵作戰、魔鬼式攻關。平時每天工作十個小時以上是常態,周六鐵定不休息,周日有時要加班。

靠著嚴慎細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靠著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的工作態度,航天人用一個個拳頭產品,一道道核心技術,為中國航天夢的實現提供了有力保証。

與耀眼的成績相比,航天人可謂低調。這一點在張柏楠身上體現得尤為突出。作為萬眾矚目的神舟飛船總設計師,他個人事跡很少見諸媒體。因為在他看來,飛船是成百上千人合作的成果,“談不到個人”。

面對記者的採訪,這位“老航天”可以眉飛色舞、口若懸河,那是在談到飛船、太空、航天強國的時候﹔而每當談到自己,他卻總是三緘其口,認為“沒什麼好說的”。

成績對張柏楠來說,意味著更大的責任和壓力。而夢想,就是驅動張柏楠繼續前行的最大動力。“載人航天是一個有夢想的事業,是我要干一輩子的事業。我的夢想就是能讓中國人走得更遠。”張柏楠說。

在張柏楠心中,航天是國家實力象征。“中國要在世界上成為有影響的強國,航天發展是戰略性的支持基礎之一。”

仰望星空,腳踏大地。廣大科技工作者們在征戰太空的同時,更致力於改善民生、為人民謀福祉。神舟飛船、C919大飛機、復興號動車組……在每個國家重大攻關項目背后,我們總能發現一群看名利淡如水、視事業重如山,扎扎實實干工作,默默無聞作貢獻的人。

復興號動車組研發創新團隊,是第二屆創新爭先獎的十個團隊之一。他們堅持自主創新,打造了時速350公裡復興號中國標准動車組精品工程,速度世界第一﹔搭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高速動車組全新技術平台,推動中國高鐵技術邁出了從追趕到領跑的關鍵一步﹔全方位突破了核心技術,開展了車體、轉向架、牽引、制動、網絡等核心系統攻關,提高了國際競爭力。

 其中,列車控制技術是其高速、綠色、安全運行的關鍵。作為我國高速列車牽引與控制領域知名專家,馮江華30年專注於高動力、高效率、高實時控制技術研究,為高鐵核心技術實現從追趕、並跑到領跑做出突出貢獻,被習總書記贊譽“復興號高速列車邁出從追趕到領跑的關鍵一步”。

目前,復興號奔馳在祖國廣袤大地上,打造了中國制造靚麗名片,引領世界高速列車技術發展方向。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參研參試人員代表時強調的:偉大事業都始於夢想,偉大事業都基於創新,偉大事業都成於實干。

有夢想,善創新,肯實干——幾個關鍵詞,勾勒出這群可敬可愛的新時代科技工作者的群像素描。

“科技為民,奮斗有我。”目前,全國的科技工作者人數已超過9100萬。工作時,他們的名字是科學家、是航天人、是工程師﹔回到家中,他們又是父母、是兒女,是妻子和丈夫。作為千千萬萬人民群眾的一份子,他們在自己的崗位上揮洒汗水、付出心血,合力驅動著中國創新發展的新引擎。

(責編:李慧博、董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